close

〔千秋被擄〕

第二夜的故事從千秋滿心歡喜地準備找維也拉老師開始...

006.jpg

 

007.jpg

 

008.jpg

 

009.jpg

這兒接續自第一夜的尾段,故所用的配樂仍然是貝七。只是採用的樂段與第一夜時稍有不同,為了要將主題齊奏的部份放在千秋年少與維也拉老師的回憶點上而已。

 

 

〔奧利弗與千秋〕

010.jpg

可憐的千秋被米奇的爪牙奧利弗捉住了!這兒採用了巴洛克作曲家韋瓦第的小提琴協奏曲《四季》中的《夏》第三樂章。(Vivaldi: "The Four Seasons", Concerto No. 2 in G minor, Op. 8, RV 315, "L'estate" (Summer) 3rd movement)

作曲家又名Red Priest,是意大利一名神職人員,也是一位小提琴家。而《四季》這一套四首的小提琴協奏曲是他最為著名的作品(基本上每首也很出名)。巴洛克時期的協奏曲樂團(Tutti)比較小型,主要是弦樂組加上大鍵琴(harpsichord),跟大家聽得很熟的柴先生小提琴協奏曲是完全不同的厚度。巴洛克的協奏曲強調「對比」(Contrast),無論是力度的對比,速度的對比(一般都是分三個樂章,快─慢─快),或是獨奏者與樂團的對比(在樂章中樂團與獨奏樂段梅花間竹地出現),均是十分清晰的。

《四季》,顧名思義,以春夏秋冬四季為主題,亦有樂譜中出現描述性的文字。這種為音樂加上內容與標題的作法,在巴洛克時期並不常見。每組協奏曲建基於一首十四行詩(sonnet),傳說是作曲家自己寫的。《夏》中所描述的不是寧靜的夏夜或熱情如火的海邊,而是火毒的太陽,以及夏季的風暴與雷電。詩的英譯本是這樣的:

Allegro non molto
Under a hard Season, fired up by the Sun
Languishes man, languishes the flock and burns the pine
We hear the cuckoo's voice; then sweet songs of the turtledove and finch are heard.
Soft breezes stir the air... but threatening north wind sweeps them suddenly aside.
The shepherd trembles, fearing violent storms and his fate.

Adagio e piano - Presto e forte
The fear of lightning and fierce thunder
Robs his tired limbs of rest
As gnats and flies buzz furiously around.

Presto
Alas, his fears were justified
The Heavens thunders and roar and majestically
Cuts the head off the wheat and damages the grain.

 

011.jpg

我們在這兒聽到的第三樂章建基於最後三行,樂曲描述的是風暴,所以這段常常又名為”Storm"。根據穎的胡亂猜測,奧利弗應是那個Thunder,千秋便是那個被破壞的Grain吧XDDDDDD

 

012.jpg

咳咳,這堆腐氣很重的圖片出現時是安靜的,漫畫中沒這畫面啊~那,是因為玉木真一太受所以劇組追加的嗎?

013.jpg

 

014.jpg

 

015.jpg

玉木真一被擄走之時,響起柴可夫斯基第四交響曲的第四樂章。

 

〔蒙哥語言轉換字幕〕

022.jpg

千秋被擄最後那首柴可夫斯基第四交響曲的第四樂章看似沒啥特別,響起的也只有一個小小片段,我一直以為配樂的只是隨手找一個有完結感覺的片段襯托而已。然而,這段在這個位置出現感覺實在太熟悉了,大家有想起來嗎?

請回去複習第一夜,柴四第四樂章也有出現過一次啊!

逢是重復出現的,必定有其用意!

第一夜柴四出現的位置,也是在蒙哥跳出來說要用日本語廣播的字樣前的。所以說,這段音樂不是隨便那個段落完結了都會用,是特地拿來預備蒙哥語言轉換字幕的啊!!!

一時手癢到youtube找來了這段的錄音。我發現這樂章一起首有兩句很相像的樂句,但第二句跟第一句結尾有一點點分別。服部先生不會變態到用這個代表將相似內容的對白轉換語言的意思吧?(←明顯想太多X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