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指揮比賽與Cosplay〕
來到九月的巴黎,響起十分熟悉的大提琴前奏──法國浪漫派作曲家,比才先生的歌劇《卡門》。
先說說作曲家的威水史。比才先生1838年於巴黎誕生,在滿十歲的前一天入讀巴黎音樂學院(沒錯,就是野田他們那間)。可惜天妒英才,36歲那年死於心臟病,又是一個年不過四十便史了的作曲家(嘆氣)。
《卡門》完成於1875年,是作曲家最為著名的作品,故事講述吉卜賽女郎卡門的故事。這兒選用的是當中的Habanera aria。又要作點解說,aria即咏嘆調,為獨唱樂段。相對於聲樂作品中另一種宣敍調(Recitative)而言,咏嘆調一般比較感情豐富,音的變化亦比較多,用於渲染劇中情緒。而宣敍調的音樂比較接近說話的節奏,多用以敍述故事情節。(其實這真是極之草率的二分法,有興趣的小花請到維基大神尋找recitative 和 aria,自有詳細解說。)
這兒先以大提琴拉出一個很有西班牙特色的節奏,而女中音的旋律是以半音階下行形式進行(大家再聽便會知甚麼是半音階了)。引部份英譯歌詞如下:
- Love is a rebellious bird
- that nobody can tame,
- and you call him quite in vain
- if it suits him not to come.
- Nothing helps, neither threat nor prayer.
- One man talks well, the other's mum;
- it's the other one that I prefer.
- He's silent but I like his looks.
- Love! Love! Love! Love!
這兒說愛情像是一隻難以控制的鳥兒,你很難去馴服它。我想,千秋怎樣也想不到,野田會為了動漫節和Goro太而放棄他吧(笑)
愛情,果然難以預料。
親愛的Goro太手偶,我們又見面了~
和布偶一樣表情的野田妹好可愛啊~
王子近鏡仍是這樣的皮光肉滑,這樣的可口(茶)。
「我的指揮比賽難道比不上動漫節嗎?」
「絕對不要來了!」
(不過又要記住野田第三次會來的事,千秋你真是口不對心呢)
〔里昂火車站的Otaku列車〕
充滿了Cosplayer的里昂車站,那熱鬧的旋律是喬治.蓋希文(George Gershwin)的"I Got Rhythm"。Gershwin先生是廿世紀的美國作曲家,他的音樂充滿了爵士樂風味。他常與兄弟Ira Gershwin合作(Ira負責寫詞),寫了許多樂曲如 "The Man I Love", 也有用於電影中作配樂。Gershwin最為大家熟悉的,應是作為片尾曲的《藍色狂想曲》。
穎個人十分喜歡Jazz 風格的樂曲。爵士樂的節奏十分有趣,像這首便用了許多切分法(Sycopation),簡單點說就是樂曲的重拍好像移了位似的,讓樂曲能有繼續前進的動感。Jazz的旋律很動聽,尤其在於那些"blue notes"(許多b3rd, b5th, b7th...的音,請跳過)。即使是慢的Jazz,由女低音唱或用色士風演奏也很動人。
有關動漫展的報導,仍是請參考達人M.的家
不過那個Cosplayer列車真的好壯觀啊~
跟大家玩個沒獎的小遊戲
變態劇組在這兒留下了下一個小段的伏筆~
大家有看到嗎?
答案下篇公佈好了(笑)
留言列表